培养肾炎康复片新质生产力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


发布时间:

2024-12-04

12月2日,科技日报在第2版要闻就“天津启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”进行了深度报道。天津同仁堂“肾炎康复片的新质生产力培育”作为该创新工程中关键项目之一。

12月2日,科技日报在第2版要闻就“天津启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”进行了深度报道。

依托中药产业和科教资源优势,天津市于近日启动了“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创新工程”)。

创新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项目技术总师,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、培育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,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,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天津市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基地,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,更在现代中药研发和生产等方面,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。

然而,面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,天津市中药产业也面临着“大而不强、全而不精”等问题。张伯礼指出,“重磅炸弹”品种稀缺、品种梯队培育不足、产品价值挖掘不够等,亟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破解。

因此,创新工程的启动正当其时。创新工程由天津市财政共计支持经费6000万元,包含5个项目,总规模达1.8亿元。其中,中药大品种新质生产力培育项目4项,分别由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·必威(BETWAY-西汉姆联)唯一官方网站承担。

“这些项目通过开展中药智能生产线建设、生产工艺优化、作用机制研究等,围绕芪参益气滴丸、速效救心丸、血必净注射液、肾炎康复片4个品种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。”天津市科技局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孔林介绍。

此外,中药新质生产力培育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,针对中药产业和中成药品种的核心共性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开展研究,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承担。

“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,在组织模式上,我们将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,构建政府—科研单位—企业联动的‘有组织’科技攻关模式。”孔林介绍,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成果将助力实现建设先进制造生产线、提供临床证据、解读作用原理、提升产品品质、提高产品销售额。

肾炎康复片是天津同仁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,为国家医保目录(甲类)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,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代表性中成药。

天津同仁堂“肾炎康复片的新质生产力培育”作为该创新工程中关键项目之一,将构建一个集创新、绿色、高质于一体的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创新核心技术体系,旨在通过攻克中药智能制造、质量标准提升、药效机制阐释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个性化难题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,全面提升肾炎康复片核心竞争力。该项目深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,紧密贴合市场脉搏与行业趋势,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品升级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,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。

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digitalpaper.stdaily.com/http_www.kjrb.com/kjrb/html/2024-12/02/content_581471.htm?div=-1&sid_for_share=99125_3

相关新闻
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